国学讲坛/PRE YUAN CULTURE
位置:首页 → 智慧乐园
位置:首页 → 智慧乐园
来源:admin发布时间:2020/11/21 11:22:48浏览:/次
微软雅黑 宋体 所谓数学诗:就是借用形象的诗歌形式表达抽象的数学命题,如好记易懂的 九九歌、归除歌等。 微软雅黑 宋体 借助诗歌这一文学形式表示数
所谓数学诗:就是借用形象的诗歌形式表达抽象的数学命题,如好记易懂的 “九九歌”、“归除歌”等。
借助“诗歌”这一文学形式表示数学的量间关系,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诗歌的形象之中,使其数论知识更有趣味性,形象逼真,易谴易记。
如《孙子算经》中关于“韩信点兵法”的诗作:
三人同行七十稀,五树梅花廿一枝。
七子团圆整半月,除佰零伍泄天机。
此诗及韩信点兵的故事,经历代民间的流传,又衍生出几个更为通晓的版本,如:
三人同行七十兮,五马破朝二十一。
七子团圆半个月,除百零五便得知。
这两种版本的数学诗所描述的,是传说中的“韩信点兵”算法的命题。
当年,韩信领兵出征,临行时匆忙,未及点数。出城需路过三道门卡,于是,韩信命令队伍路过第一道门卡时,横排三人一伍,把最后不足三人的余数或二或一报上来;路过第二道门卡时五个人一伍,把不足五的余数报上来;待路过第三道门卡时,七人一伍,把不足七的余数报上来。聪明的韩信,通过这三组余数,就算出了出征兵士的总数了。
这样的问题就是初等数论中的解同余式。例如,某一个数不知多少,但知道它除以3余几、除以5余几、除以7余几,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05 。
韩信点兵法就是《孙子算经》中的“物不知数”问题,也就是一次同余式组的求解定理。
在西方数学著作中,将一次同余式组的求解定理称誉为“中国剩余定理”。
还有其他求解的数学问题诗:
鸡兔同笼不识数,三十六头笼中露。
看来脚有一百只,几个鸡来几个兔。(清徐子云《算法大经》)
巍巍古寺在山林,不知寺内几多僧。
三百六十四只碗,看看周尽不差争。
三人共食一碗饭,四人共吃一碗羮。
请问先生明算者,算来寺内几多僧。(清徐子云《算法大成》)
古代印度叫婆塞羯罗的数学家也很喜欢用诗歌设计编制数学题。如:
小湖寂寞有新莲,五寸亭亭出水鲜。
孰意风狂荷身倾,忍看素色没波连,
渔翁偶遇三秋晚,残卉离根二尺全,
借阿英才贤学子,水深几许在当年。
数学诗风格别致,熔数学与文学之一炉,浑然一体,文理交融,在学习数学中受到了文学的熏陶,可谓是妙趣横生。
版权申明:本站有部分文章或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
上一页:一个家族的兴败就看这三个地方
下一页:第一篇 对联的趣闻逸事